2024-02-13 15:35:39 | 中职招生网
![]()
  为了做好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根据教育部和市教委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一)跨省招生计划
  
  1.市内学校跨省招生。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跨省招生工作统一按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部门的要求进行。
  
  经教育部审批的跨省招生的中职学校,要将招生专业、学制和收费标准等情况及时函告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部门,并报重庆市中职招办备案。跨省招生学校应在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下,加强招生管理,规范招生行为,完成跨省招生任务,但“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制”中职段不得跨省招生。跨省招生学校凭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部门加盖公章的录取名册到市中职招办审核后到市教委进行新生注册。凡教育部未下达跨省招生计划的学校不得跨省招生。
  
  市内中职学校跨省招收的市外学生和经我委同意的外省市转入我市中职学校的学生,如参加我市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必须符合教育部有关规定以及重庆市高考报名“三年户籍、三年学籍”的管理规定(详见《关于重庆市全国普通高考招生考试报考人员户籍、户籍资格审查的通知》(渝招委〔2006〕33号))。跨省招收或转入的高中起点的市外中职学生,一律不得在我市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含“三校生”招生考试),严禁中等职业学校参与“高考移民”行为。
  
  2.市外学校来渝招生。市外学校来渝招生,在市中职招办的组织安排下,按照教育部下达的在渝招生计划和招生对象执行(“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制”中职段不得跨省招生),将招生对象、招收专业、学制和收费标准等情况报重庆市中职招办备案,并办理录取手续。凡教育部未下达在渝招生计划的市外中职学校,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生源学校不得允许其开展招生宣传和组织招生。
  
  (二)市内招生计划
  
  全市各类中职学校招生计划由市教委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达后,由市中职招办统一组织实施。 (一)报名对象
  
  应届初中毕业生、往届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及适龄社会青年,可报读中职学校。
  
  在校初中学生不得报读中职学校(艺术类除外)。
  
  (二)报名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身心健康。
  
  (三)其它要求
  
  1.报考中等师范学校的学生应未婚,年龄不超过25周岁(计算时间截止到9月1日),并应参加中师学校组织的面试。
  
  2.报考医卫类专业的学生,应符合医卫类招生学校的要求。
  
  3.报考艺术、体育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如学校要求术科加试,学生应当参加加试并达到要求方可录取。
  
  4.艺术类中职学校招收艺术专业初中在校生或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的招生办法,仍按《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艺术体育类中职学校招生办法》(渝教职成〔2005〕17号)执行。拟录取学生名册,由招生学校按要求制作,并于7月中旬报市中职招办审定后,统一印制录取名册和录取通知书。
  
  5.填报“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制”中职段的学生,应为参加了当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并达到分数线的市内应届初中学生。 (一)初中毕业生基础信息采集
  
  继续坚持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普职联动”,实施“一生一号一卡”,用一张信息卡统一采集全市应届初中毕业生信息,统一编制初中毕业生的考号。此项工作由市教委基教处牵头,职成教处配合,采取“先合后分”的方式进行,各区县(自治县)教委(教育局)由要高度重视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基教科牵头,职成教科配合,采集本区县应届初中毕业生信息,然后根据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招生特点和需要,共享有关数据信息。
  
  (二)考号管理和编排办法
  
  全市所有应届初中毕业生的号源管理和号码编排由基教部门负责。往届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报读中职学校的号码编排由中职招生机构负责。
  
  考号的编排规则是:报名号共10位,第1位为年号(年号的最后一位数字,如2010年统一定为“0”,今后以此类推);第2、3位为区县代码;第4、5位为毕业中学学校代码;第6至10位为顺序号。毕业学校代码按基教部门建立的代码库编制,应届初中毕业生之外的报名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其毕业中学学校代码统一编为“99”。 中职招生报名及志愿填报工作分三次进行。第一次报名实行普职不兼报的办法,即:凡报普通高中的学生不得报中职学校,报中职学校的学生不得报普通高中。
  
  (一)第一次报名及志愿填报
  
  1.报名地点:初中毕业生就读学校。
  
  2.报名对象:应届初中毕业生。
  
  3.工作职责:由区县教委(教育局)基教科牵头,职成教科配合。
  
  (二)第二次报名及志愿填报
  
  1.报名地点:原则上初中毕业生在就读学校或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报名和填报。
  
  2.报名对象:应往届初中毕业生。
  
  (三)第三次报名及志愿填报
  
  1.报名地点:第一次、第二次已报名采集了基础信息的学生可在区县中职招办或所报读的中职学校填报志愿,也可自行在网上填报志愿。第一次、第二次未报名的往届生或同等学力者须在区县中职招办采取网络填报方式采集信息并填报志愿。
  
  2.报名对象:第一次、第二次仅采集了报名信息而未填报中职学校志愿的学生;未被普通高中录取的学生;其他往届生和同等学力者。
  
  3.报名资格审查:应届生凭准考证、身份证报名,往届生凭身份证或户籍证明、毕业证复印件报名。区县中职招办或中职学校要严格审查学生报名的有效凭证。对往届生在新生注册时,招生学校在验明身份证原件基础上,向市中职招办提供证明其身份的相关材料复印件。
  
  4.填报学校:第一次录取工作结束后,在第三次报名前,由市中职招办统一公布未录满招生计划的学校名单,学生据此报名和填报志愿。
  
  5.对已录取学生的处理办法:已被录取的学生原则上不得改报其他学校。如经录取后又确需改报其他中职学校的,区县中职招办或接受学生报名的中职学校,可先行采集这部分学生改报志愿的信息,但必须告知学生已被某校录取的情况(市中职招办将在网上公布第一次录取情况,供区县中职招办和中职学校查询),原录取学校必须退档,其所改报的志愿才能生效。具体退档程序和操作办法另行规定。
  
  6.数据上报:第三次在区县中职招办报名的学生,其报名数据由区县中职招办在市中职招办公布的网上进行报送。对在学校报名的学生,由中职学校按市中职招办的统一要求在网上进行,具体操作办法另行规定。
  
  (三)志愿设置
  
  今年中职招生志愿共设三个批次。
  
  1.高职(高师)批志愿。
  
  2.中职第一批:市级重点及以上中职学校志愿。
  
  3.中职第二批:试办及以上中职学校志愿(含教育部下达的市外在渝招生的中职学校)。
  
  (四)志愿填报及录取顺序
  
  学生每一批次可填报1至2个学校顺序志愿,每一学校志愿可填报1个专业志愿。录取工作按批次和学生志愿顺序进行,当学生已被上一批次学校录取,后面各批次所有志愿自然失效。
  
  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指导生源学校和招生部门,认真做好学生志愿填报工作,充分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重庆市初中毕业生基础信息及志愿信息卡”必须由学生本人填写并经本人签字。学生志愿一经填定,任何人不得再作改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指定填报志愿或限制学生选报志愿,违者将按有关规定从严惩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基础信息及志愿信息卡管理办法,在输入微机后封存备查,指定专人管理,确保完整真实和管理有序。 全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工作由区县教委(教育局)中学招生办公室统一组织,中职招生不单独组织升学考试。报考高职(高师)、中职的学生都必须参加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各区县中职招办要主动与区县中学招生办公室加强沟通与协调,确保报普通高中以外的其他应届初中学生的成绩能及时、准确地输入中职招生成绩库。 今年中职招生录取工作分两次进行,市外来渝招生学校只参加第二次录取。
  
  (一)对象和学校
  
  1.第一次录取对象为第一次报名且填报了中职学校志愿的学生。
  
  2.第二次录取及注册对象为所有到校就读中职的学生。
  
  (二)录取方式
  
  第一次录取采用远程网上录取,录取通知书由市中职招办统一打印,并通过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及时发放到招生学校。
  
  第二次录取与新生学籍注册工作一并进行。由招生学校到市中职招办设立的录取现场提出申请,经审核后,由市中职招办打印并发放录取通知书和新生注册名册(已退档的除外)。
  
  (三)录取原则
  
  按照学校录取批次、招生计划、志愿顺序和学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出档的原则进行录取。
  
  (四)录取分数线
  
  高职(高师)录取分数线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划定后执行;其它各类学校暂不划定录取分数线。
  
  (五)录取及投档
  
  第一次录取,对达标及以上中职学校可按招生计划的120%投档,并按招生计划录取,超计划部分应按招生计划退档;对第一次录取未完成招生计划的中职学校,第二次录取按实际缺额计划执行,录满为止;对国家级重点、市级重点中职学校需要超计划录取的,由学校提出申请,学校主管部门初审,经市教委批准后执行。高职(高师)招生严格按市教委下达的招生计划执行,可按招生计划的130%投档,未经市教委同意,任何学校不得突破招生计划和专业招生。
  
  (六)录取通知书
  
  中职学校统一使用由市中职招办印制并盖有“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录取专用章”的录取通知书。严禁各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和中职学校自行印制录取通知书,违者将按照有关规定从严惩处。
  
  附件:
 

1、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招生行为。
2、坚决执行 义务教育 阶段招生政策,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编班收费,严禁以招生谋取私利。
3、认真执行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公开公平公正招生。招生时按收费标准收取费用。
4、加强宣传教育,增强规范收费的自觉性。通过行政班子会议,教职工会议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将收费宣传教育与教职工思想道德、纪律教育相结合,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相结合,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工依法收费的自觉性。
5、坚决执行中小学教育收费“一费制”的规定,杜绝一刀切乱收费和乱摊派行为。对教辅用书的征订,严格按照教育局规定,坚决杜绝一刀切乱收费和乱摊派行为。做好对外来民工子女的新生入学和转学工作,按政策规定收取正常的费用,做到一视同仁。
6、抓好教职工思想道德和 法制教育 ,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家教行为和收费补课,凡违反 法律法规 、社会公德,将严肃处理当事人及责任人。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坚决杜绝各类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中职招生网(https://www.380863.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针对中职教育现状国家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的政策的相关内容。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单招考试内容有哪些?单招(春季高考)只考语文、数学、英语及信息技术四科,面向高中生考试不分文理科,这让那些文综、理综成绩不好的学生有更大的机会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高职单招试题很简单,语文科目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容易题占70%左右;数学科目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容易题占70%左右;英语学科最大的区别在于,春季高考英语不进行听力考试。信息技术或许高中生比较陌生,试
                在上海找哪家的育婴师比较好谁可以推荐一下1.看证书一般来说,育婴师有职业资格证书,级别越高起码证明了她通过了更好水平的培训,并且通过了国家职业职业级别考试。社会上育婴师,月嫂培训很多也比较乱。有的机构教学质量高,要求严格。比如上海宏星职校,上海人保局批准设立学校,创办于1998年,正规学校,在当地有一定口碑和声誉你可以询问育婴师是否有证,是否经过宏星职校这样的正规可靠的机构培
                美容有哪些专业美容行业大概作为专做美容行业的容科颜来说,美容行业是一个涉及多个专业的综合行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美容专业:美容师:负责进行各种美容服务,如面部护理、皮肤护理、化妆、美甲等。美甲师:负责进行指甲护理、甲油涂装、美甲设计等。化妆师:负责进行各种妆容设计、化妆技术等。发型师:负责进行各种发型设计、剪发、染发、造型等。纹绣师:负
                农村学生就读中职比例较高,普职分流是否造教育竞争和内卷提前?普职分流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教育内卷现象。出于整个社会对于教育公平的关注。因为针对“普职分流”这个问题,各国采取的方式不同。有些国家是根据兴趣或能力来分流,那么这些国家的教育焦虑可能会小一点,但通常是因为它们整个社会的公平程度比较高,才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而在我国,数据显示,的确是家庭背景更好的学生在读普
                职教高考考试内容有哪些?职教高考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以及专业课考试。1、考试科目构成包括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80分)、专业知识(200分)、专业技能(230分),总分750分。文化素质考试考语文、数学、外语3门,职业技能考试成绩在录取中所占权重原则上不低于50%,采用1+2课程模式,即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加两门专业核心课程,3门课程应涵盖该专
                高职单招考试内容有哪些高职单招”是国家授权高职院校独立组织考试录取的一种方式,必须于高考前完成录取。考生参加单招考试,若被正式录取,无需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未被录取的可继续参加全国统一高考。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简称高职单招)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全面推进素质职业教育,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出高职教育特色,积极推进高考招生制度改革
                职高生单招考试内容有哪些?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都是考:“文化联考+综合素养测试”相结合的考试模式。文化联考包括语数英三门科目;综合素质测试分为上机测试和面试,上机测试在计算机上答题,考核学生人文素养。不过不同学校之间会有些许差别,具体请看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单招专业技能考试+文化统考;文化统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专业综合理论。1、单招考试形式:专业技能考试+文化统考
                高职单招考试都有哪些内容很多学生不太清楚到底是什么是高职单招,高考对于高三学生来说,不再是一味的一考定终生的制度,下面我为大家讲解一下高职单招的相关事宜。什么是高职单招“高职单招”,是我国高校招生考试中的一种类别。其招生学校是我省各职业大学(学院)或有开设高职的普通高校,学历层次大专,去年开始招收本科学历;招生对象是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入学考试为“3+1模式”,即三门文化课:语文
2024-10-31 07:42:57
2023-03-03 05:04:02
2023-03-29 06:56:54
2023-08-19 15:38:59
2024-10-27 01:05:28
2024-10-24 19:3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