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职单招 > 正文

高等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的报名方式有哪些

2024-03-27 08:49:26 | 中职招生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高等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的报名方式有哪些相关的问题,今天,中职招生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高等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的报名方式有哪些

高等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的报名方式有哪些

单招考试报名方式如下:

1、考生需要先访问该地区的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进入高职单招网上报名的专题页面。

2、或登录各招生院校门户网入口进入报名系统。

3、考生选择要填报的学校及类别,点击计入报名系统。

4、在考生登录区域输入考生的考生号、身份证号、登陆密码和验证码,点击登录(考生号为14位号、登陆密码是由考生本人设置的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不是注册密码),点击登录。

5、系统提示考生阅读网上报名须知。

6、进入考生服务平台后,仔细阅读“信息公告”区、“注意事项”区发布的政策公告和注意事项。

7、点击填报进入填报页面。信息填写好后,仔细阅读填报须知,核对个人信息是否正确,然后点击同意。

8、登录普通高招服务平台后,点击菜单栏的“填报志愿”菜单项,下拉菜单显示出“高职单招”的志愿。或者通过工作进度栏的“点击填报”直接进入填报页面(根据考生报考类型,显示稍有不同,有普通类和对口升学类两种)

9、确定选择报考的联考科目和所选专业后,点击提交信息按钮,系统提示报考院校的专业志愿填报要求。

10、如果需要修改或者删除报名信息,点击修改或者删除报名按钮,进入修改页面,修改完成后点击提交信息按钮。

11、系统会再次提示招生院校的填报专业志愿要求。

12、报名完成。

高等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的报名方式有哪些

单招大专怎么报名

1、单招报名之前需要高考报名;单招学校每一年都会公布单招报名时间,在单招报名时间内用高考号在你想要报考的学校或者教育考试院报名,一定要把握好时间,逾期不得补报。

2、如果你是社会考生,就要在户口所在地的区县的高招办公室咨询报名。报了单招单考是不是就不用再报名参加统一的高职考试了?原则上是的。因为这两个考试的时间是在一起。而且这两个考试的考试科目的范围和难度相差很远,复习要有针对性。

3、单招一般都是直接在线报名,或者到学校现场报名。在线报名成功之后就可以直接在报名系统查看自己的报名信息了,并且可以打印准考证出来。

注意:

(1)考生在报名前请仔细阅读招生院校的招生简章。

(2)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应当符合院校的招生简章要求。

(3)报名成功后,请您在规定时间完成网上支付工作,未经足额支付报考信息一律无效!

(4)一旦完成支付,考生的报名信息将不得修改!

高等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的报名方式有哪些中职招生网

单招如何填报专业志愿?

中职招生网(https://www.380863.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单招如何填报专业志愿?的相关内容。

单招怎么填报志愿介绍如下:

1、考生打开“单招平台”,输入姓名、考生号、密码(与报考时的密码相同)和验证码登录系统,通过个人中心点击“志愿填报”按钮进行志愿填报。

如忘记密码,可点击考生登录界面的“忘记密码”按钮,填写姓名、考生号、验证码,填写完成后点击“下一步”,进行人脸识别验证,验证通过后,可进行密码修改。如无法完成密码修改,考生可联系单招牵头院校进行密码重置。

2、考生首次进入志愿填报系统,必须进行诚信承诺。考生点击“我承诺”按钮后,系统自动跳转至志愿列表,点击“填报”按钮进入志愿填报页面。

考生最多可以填报5所院校(不能重复或跨越式填报,比如不能平行志愿A、B填报同一所院校,也不能不填报“平行志愿A”,直接填报“平行志愿B”等,志愿填报系统不予支持。

专业志愿填报同样不支持类似形式填报),每所院校最多可选择6个专业。若服从专业调剂,需对“服从专业调剂”选项进行勾选。

3、考生在填报志愿完毕后,必须点击“保存”按钮来保存所报志愿信息,保存后系统将显示考生当前志愿已填报的志愿信息。在志愿填报截止时间前,考生可多次进行志愿修改和保存,最终以其网上最后一次修改并保存成功的志愿为准。

考生填报志愿结束后,可在志愿列表页面,点击“查看”按钮,查看本人填报的志愿信息。

以上就是中职招生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中职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中职招生网:www.380863.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等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的报名方式有哪些”相关推荐
陕西省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有哪些内容?
陕西省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有哪些内容?

陕西2023高职单招考试时间陕西2023高职单招考试时间为2023年3月初。陕西2023高职单招考试安排:1、陕西春季进行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主要包括高职综合评价招生和示范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两种模式。2、省内国家级、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可自行或联合采取单独考试招生模式,也可采取高职综合评价招生模式。其他高职院校采取高职综合评价招生模式。3、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采取“

2024-05-06 08:43:15
中职自主招生是怎样的考试方式?(单招考试:高职高专院校的自主招生)
中职自主招生是怎样的考试方式?(单招考试:高职高专院校的自主招生)

中职自主招生是怎样的考试方式?中职自主招生的意思是:指的就是中专的学生参加分类别的考试,分类考试是指进行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考试,通过分类考试招生考试进入高职院校。分类招生即单招招生、自主招生,是国家授权高职院校独立组织考试录取的一种方式,必须于高考前完成录取。按教育部规定,考生参加分类招生考试,若被正式录取,无需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未被录取的可继续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分类

2024-02-01 07:28:02
20余年单招培训【签约式教学】单招集训班招生报名中 单招考试题职高和高中的区别
20余年单招培训【签约式教学】单招集训班招生报名中 单招考试题职高和高中的区别

20余年单招培训【签约式教学】单招集训班招生报名中20余年单招培训【签约式教学】单招集训班招生报名中?单招和统招各有优劣势。单招可谓是统招的捷径,入校后和统招生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入学的时间和途径不一样,而且单招考试要比统考容易很多。国家教育部实行单招也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多元化选拔录取机制,在全社会营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氛围,旨在让那些有突出专长与爱好

2023-04-05 10:03:47
20余年单招培训【签约式教学】单招集训班招生报名中 参加高职单招考试的优势
20余年单招培训【签约式教学】单招集训班招生报名中 参加高职单招考试的优势

20余年单招培训【签约式教学】单招集训班招生报名中20余年单招培训【签约式教学】单招集训班招生报名中?单招和统招各有优劣势。单招可谓是统招的捷径,入校后和统招生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入学的时间和途径不一样,而且单招考试要比统考容易很多。国家教育部实行单招也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多元化选拔录取机制,在全社会营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氛围,旨在让那些有突出专长与爱好

2023-04-07 16:48:10
中职生报名单独招生考试一定要选中专选的专业吗!
中职生报名单独招生考试一定要选中专选的专业吗!

中职生报名单独招生考试一定要选中专选的专业吗!2016学校单独招生的考试形式一般为“文化联考+综合素养测试”相结合的考试模式。文化联考包括语数英三门科目;综合素质测试分为上机测试和面试,上机测试在计算机上答题,考核学生人文素养;面试由面试员与考生交流,主要考核语言表达、心理素质、反应能力、知识面、职业倾向等基本职业素质。不过不同学校之间会有些许差别,具体请看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单独招生学生入

2024-03-08 02:28:19
单招考试考哪些內容 20余年单招培训【签约式教学】单招集训班招生报名中
单招考试考哪些內容 20余年单招培训【签约式教学】单招集训班招生报名中

单招考试考哪些內容单招考试难吗临近春考单招时间,我梳理了单招考试相关内容,仅供参考。一、单招考试內容1.单独招生笔试题目层面2022学校单招的考题方式一般为“文化艺术统考+综合素养检测”紧密结合的测试方式。文化艺术统考包含语数英三门学科;综合能力检测分成上机操作检测和招聘面试,上机操作检测在电脑上解题,考评学员人文素质;招聘面试由招聘面试员与学生沟通交流,关键考评语言

2023-04-07 01:30:09
单招考试报名条件 参加高职单招考试的优势
单招考试报名条件 参加高职单招考试的优势

单招考试报名条件单招考试难不难有很多的同学们是十分的关注单招考试的报名条件的,那麼单招考试难不会太难呢,我梳理了有关信息,期待会对各位有一定的协助!单招网上报名条件:在网上报名条件:学生登陆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信息网或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网址,按步骤填写有关信息,并根据网上银行支付语数外文化艺术联测考试费用45元,交易成功即此次提早招生报名取得成功。单独招生当场

2023-04-04 19:29:46
教育类的单招专业有哪些 20余年单招培训【签约式教学】单招集训班招生报名中
教育类的单招专业有哪些 20余年单招培训【签约式教学】单招集训班招生报名中

教育类的单招专业有哪些?很多同学想之后从业老师这类教育者的岗位,幼儿教育.学前教育这些,不但很受欢迎,还和学生一样具有各种各样暑假寒假,真的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教育类专业并不是热门行业,则是经久不衰的技术专业,教育培训行业也是如此。可是近几年来常常有新闻报道说中国的培训业“阴盛阳衰”,无论是学前教育或是初中,从每一年师范类院校的录用性别比例还可以看得出这一状况。每一年都有很多父母和学生对学

2023-04-07 10:38:09